福州古塔图鉴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
"塔,西域浮屠也。塔这种建筑,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在曾被称为「佛国」、佛教兴盛的福州,自然留下了很多古塔。人们修建塔,也许为了纪念,为了祈愿,为了祝福,也许为了一份可观可感的平安,为了一种可登可攀的高远。「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这便是宋朝的福州盛景。距谢泌写下这句诗的那个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千余年,但我们还是可以到这些古塔去看一看,读它们的故事,品它们的古意。"??? 「三山两塔」是老福州城的格局,杳然入云是福州的塔的气韵。 乌塔和白塔,一黑一白,为我们的城市勾勒出水墨的轮廓;「冶城东望诲天遥,谁遣中流二柱标」,曾遭毁损的罗星塔又拔地而起,成为耀眼的航标;心系伟业,读书立人,登上永泰的联奎塔,仍可一览当年状元的风骨……让我们一起走近福州的塔,细数它们的每一层,都存放着什么故事。我们常说「三山两塔」,三山是屏山、于山、乌山,绵延出福州城的脊梁;两塔便是白塔、乌塔,塑造起福州城的挺拔。从前,福州有七座宝塔,正如《福州即景》中所写的那样:「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它们分别是:乌塔、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育王塔。但是岁月流逝,沧海桑田,现在仅存白塔与乌塔两座。这两座塔,都有着比黑白两色更为意蕴深远的本名。白塔,本名叫做「报恩定光多宝塔」,是唐朝的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修建的,修建此塔,则是为了给他的父母荐福,因此,塔名中就有「报恩」二字。这塔是座木塔,只有内轴是砖,明代不幸遇到火灾,便改成了砖塔,塔外涂上了白灰,民间就将其称为「白塔」。那么「定光多宝」有是什么意思呢?传说,在这座塔打地基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颗流光溢彩的宝珠,所以塔名中又有了「定光多宝」这四个字,简称为「定光塔」。沿着旋转的阶梯,登上塔顶,可俯瞰福州城的景色,绿植苍翠之间,掩映着城市的熙熙攘攘。定光塔通体洁白,清透美丽,站在塔上看风景的人,也成了别人看的风景。南宋词人辛弃疾,曾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他登高远眺,留下一首《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能得几多愁,只有黄花依旧。」乌塔的本名,则是「崇妙保圣坚牢塔」,是花岗岩材质,塔身风化后呈黑色,因此,民间便将其称为「乌塔」。乌塔的命运坎坷,多次重修,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始建于唐朝贞元年间,那时候叫做「贞元无垢净光塔」,后被损毁,有一块《敕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碑,记载着那时的岁月,是全国现存最早碑刻之一。 后来,闽王王延曦为祈福,便旧址上重修宝塔,原本计划着造一座九层塔,但是在修建途中,王延曦在政变中被部署杀害了,这座宝塔也就只造了七层。 到了新世纪,乌塔又经历了一次危机。年6月,「冠亚广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项目涉及到乌塔。 年9月,福建师范大学62名专家、教授联名致函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呼吁拯救福州历史文化古迹。 △邹观涛作品《榕城乌塔》 他们表示:乌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将这里改造为生活购物中心,不仅会破坏其原有风貌,也会威胁乌塔的生存。 信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支持,迫使「冠亚广场」改变了设计方案。 △当时的规划设计图,图源海峡都市报乌塔,颜色如墨,沉稳如墨,到了夜晚,又会为城市点亮金色。它以自己的「坚牢」,挺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伫立在乌石山东麓,以坚不可摧的姿态,守卫着老福州城的历史。报恩多宝,保圣坚牢,如果说福州是一条龙,「三山」是它的筋脉,白塔和乌塔就是它的龙角,既是城市腾飞的支点,又是居民安稳的依靠。 塔,本是神圣的纪念性建筑,其中存放着高僧的舍利。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不免会与民间传统文化产生融合,因此,塔也会成为人们镇妖驱邪、祈愿平安吉祥的精神寄托。这些风水塔,已经逐渐脱离了佛教的范畴,和道家阴阳五行的思想更为接近。建塔以求好风水,修塔以旺读书运,满是俗世生机勃勃的欲望,满是烟火味十足的生活,这些风水塔里,缩影了一整个民间。△福清的鳌江宝塔门前,有两尊镇塔将军在闽侯县甘蔗镇,有座临闽江而立的镇国宝塔。唐末时期,这里常常发水灾,五月、六月的时候,洪水淹没大片农田。面对天灾,县官听从了当时游方僧人的建议,在此修建宝塔以镇水妖,消除水患。 千百年过去,镇国宝塔依旧默默地伫立在闽江江畔,守护着居民的安宁生活。 △镇国宝塔,图源闽侯电视台在福清上迳,有一座鳌江宝塔,也是风水塔。塔门上刻着当时人们美好的祈愿:「愿四海宁谧,愿五谷丰登」、「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 这个宝塔位于水口,正符合了风水里所说的「山管人丁,水管财」。水口是财之汇聚处,在水口建塔,就为当地的居民留住了财气。 在永泰,还有一座联奎塔,这座塔,是有名的「状元塔」。 南宋乾道年间,永泰县人萧国梁、郑侨、黄定连续高中状元,传为佳话,从此「一县连出三状元」的永泰美名远扬,人们为了纪念三位状元,便修建了联奎塔。 塔门两侧,是两位石雕文官把守着,塔内的石梯旋转通往塔顶,有「步步高升」之意。 △联奎塔门口,两位石雕文官,图源福州晚报 在马尾,有座罗星塔,俗称「磨心塔」,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据传,这座塔是宋代的柳七娘所建。她窈窕美丽,被乡间豪强看上,便设计了圈套,诋毁她的丈夫,丈夫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罚,入闽做苦役,后来,丈夫劳累至死。 柳七娘含泪变卖了家产,在闽江之中的山丘上,为亡夫建了这座石塔,祈求冥福,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获得幸福安然的生活。 福州多水,自然也多港,多码头。 茫茫河海中,需要有高耸之物作为航标,塔,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面提到的罗星塔,就是个重要的海港之星,导航之眼。 它位于马尾港的罗星山上,这里位置险要,是水路进入福州的必经之地,罗星塔便成为了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 在《福建通纪》中,说这个罗星塔所在的地方「重山环抱,层层锁钥,固七省形势最胜之区」。 罗星塔的名称和位置,曾经还标在郑和航海图中,也出现在了世界航海地图上。现在,塔身上也保存着大量的导航标灯龛。 登临塔顶,视野极为开阔,马尾港附近的水域一览无遗。在福州航海历史上,这座塔起着指引商船的关键作用,这颗明亮的罗星,成为航海者掌握方向的明灯,到达彼岸的希望。 △罗星塔前的雕像,展现了当年航船时的场景 光绪年间,闽海关内开办了大清邮政福州邮务总局,在罗星塔处,设置了一个分局。 从此,罗星塔成为世界邮政地名之一,被称为「中国塔」,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以寄达。 △民国时期的罗星塔,图源福州老建筑百科 除了罗星塔,福州还有一座塔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巨大帮助。 据记载,郑和船队进出长乐太平港的时候,都是以三峰寺塔作为航标的,郑和曾经多次登塔观察地形,就连这个塔名,也是郑和改的,还亲自题写了三峰寺塔的牌匾。 为什么要说「改」呢?因为这座塔本名为圣寿宝塔,是为宋徽宗祝寿而建,郑和登塔查看时知道了此事,说赵佶这个人是昏君,只知春花秋月,被俘亡国,就改了塔名。 △圣寿宝塔的石碑与三峰寺塔的石碑,图源福州老建筑百科这次「为塔更名」,也正体现了郑和此人的品质,体现了他坚毅、进取的航海精神,拒绝奢靡消极的享乐,目标明确,永往直前。 福州的塔,各有其历史,各有其风貌,我们无法穷尽其美,只能叙写些许文字,以求记录下那些动人的故事。 走近福州的塔,可见一层古韵,一层祝愿,一层匠心,一层信仰,多年过去,这些古塔改变的可能是色彩,是工艺,但无法改变的,是它们不畏风雨的伫立。 它不言不语,却可诉千言,层叠而上的奥秘,需要攀登才能发现。 登塔,正像极了人生,上一层,有一层的风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最终必定可见天明海阔,灿烂光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互动一下福州有很多塔 你曾经登过哪几座呢? 哪一座塔顶风光最好? 哪一座塔周围 有着你难以忘怀的景色? 还有哪些关于塔的故事, 你想要讲给大家听? 欢迎在评论区 分享给我们 近期回顾福州的端午,不只是那一口美味的粽子端午粽子的味道,其实是团圆的味道尚干七里,淘江竞渡:看见福州传统龙舟山川不改,龙舟依旧,明年淘江再聚。没有欧洲杯的夏天,来聊聊福州民间足球的故事曼曼,福州民间足球的参与者和记录者之一。-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ylzy/7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榕城生活福州古塔与古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