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称为地中海贫血或海洋性贫血。

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中至少一种珠蛋白合成缺乏或不足,引起

的贫血或病理状态,是一组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

因其基因缺陷复杂多样,珠蛋白缺乏的类型、数量及临床症状也表现不一。

根据珠蛋白肽链合成受到抑制的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分:

①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②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③δ珠蛋白成障碍性贫血

④γ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按缺乏的程度分为:

①完全无生成的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②部分生成的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③若β和δ两种珠蛋白链均缺乏者,则为(βδ)○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④若β和δ两种珠蛋白链部分缺乏者,则为部分缺乏者(βδ)+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⑴即β地中海贫血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

⑵第11号染色上控制β珠蛋白链合成的基因突变,β珠蛋白链合成受到抑制。

⑶杂合子的α链的合成速度比β链快2.0~2.5倍,纯合子的α链合成的速度超过β链更多,甚至可完全没有β链合成。

⑷多余的α链聚合成不稳定的四聚体,而δ、γ链代偿性增多,多余的α链与δ、γ链聚合形成HbA2和HbF而使之含量增加。

⑸不稳定的血红蛋白易在细胞内形成α链包涵体及出现靶形红细胞,形成的包涵体附着于细胞膜使红细胞僵硬易破坏而溶血,可导致无效造血。

⑹由于患者可从父母继承一个或两个异常β基因,β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

⑺根据基因突变的情况和临床特征分为:

①轻型杂合子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多数杂合子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和贫血,但血涂片中可发现少数靶形红细胞,红细胞脆性试验有轻度减低,HbA2轻度增高(大于3.5%)是其特点。

②重型纯合子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父母双方均为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出生后贫血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有发热、腹泻、黄疸、肝脾肿大。

由于骨髓造血代偿性增生出现地中海贫血面容。

相关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

③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是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纯合子型或双重杂合子型。

2.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⑴即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缺陷使α珠蛋白链合成速度降低或不能合成引起的。

⑵健康人α链的合成是由第16号染色体上两对联锁的α珠蛋白基因(从父母双方各继承两个)所控制。

⑶根据α基因异常的情况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分为:

①1个α基因异常:

患者无血液学异常表现,称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静止型,平常无症状,血象无特殊表现。

仅在出生时脐血或出生八个月内血液中HbBarts轻度增加(小于2%);

②2个α基因异常:

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称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标准型。

无症状或轻度贫血,出生时HbBarts可占5%~15%,但几个月后消失,检测α链和β链合成速度对该疾病有诊断意义。

③3个α基因异常:

为α○/α+双重杂合子,有代偿性溶血性贫血表现,多余的β链聚合成为HbH(β链形成四聚体β4,)即HbH病。

患者血象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改变,靶形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电泳出现HbH和Barts带,大部分细胞中可见HbH包涵体。

④4个α基因异常:

完全无α珠蛋白生成,为α○/α○纯合子,即胎儿水肿综合征。

胎儿期无HbF(α2γ2),多余的γ链聚合成HbBarts(γ链形成四聚体γ4)又称HbBarts病。

胎儿多死于宫内,或产后数小时内死亡,血红蛋白电泳HbBarts大于90%,有少量HbH,无HbA、HbA2和HbF。

1.血象

⑴贫血轻重不等,红细胞大小不均,常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⑵可见靶形、泪滴形红细胞和异形红细胞,多大于10%。

⑶进行溶血相关检测,红细胞脆性减低。

图:靶形红细胞图片

2.血红蛋白电泳

⑴随着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血红蛋白异常的筛检也越来越完善。

⑵其中电泳技术无论是对珠蛋白肽链的结构异常还是对肽链合成量异常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⑶选择适当的血红蛋白电泳可检测出各类异常血红蛋白及各种血蛋白成分的相对含量。

⑷血红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可通过pH8.5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进行实验室诊断。

⑸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HbF及HbA2增加。

⑹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HbH或HbBarts增加。

下表为健康人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比较。

表1:健康人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比较

类型HbAHbA2НЬF异常НЬ健康人96%~98%1.2%~3.5%<2%无α地中海贫血НЬH病降低略低多正常НЬH5%~40%HbBarts病无无无HЬBarts80%~%β地中海贫血轻型变化不明显增高3%~8%多正常重型显著减少1%~5%30%βγ混合型无%HЬE纯合子无多正常НЬE75%~92%

3.骨髓象

⑴骨髓中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为主,粒红比例倒置,呈无效性增生和原位溶血。

⑵轻型病例骨髓象改变不明显。

4.基因诊断

⑴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均有基因突变。

⑵体外珠蛋白比率分析、基因探针及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法、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寡核酸杂交法等检测进行基因分析等,可用于该病的诊断、分型及骨髓移植和基因治疗的研究。

⑶通过对外周血或脐血进行基因诊断,可确定是否患病及具体的分子缺陷类型。

⑷通过对绒毛膜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DNA诊断,对胚胎脐血进行基因诊断可进行产前诊断,以防止纯合子患儿的出生。

⑸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主要是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所致。

可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和PCR方法检测基因缺失。

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主要为点突变型,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遗传性疾病。

应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和PCR-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法,可检测出已知的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的突变。

1.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2.而血红蛋白电泳的异常是确诊具体类型的指标,见表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jbxx/1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