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是我的故乡,心灵的故乡
?CopyrightMogaoartspace 敦煌,我的故乡,心灵的故乡。 我出生在黄河边的一座省城,记得十五岁用口袋里仅有的钱,买了一张火车票,一路往西,越过三千米的乌峭岭和祁连山,哐哐铛铛到了离敦煌还有几百公里的一个小镇。剩下的路还要乘汽车,一个人到了孤烟大漠的戈壁,没有继续往西再走。 ?CopyrightMogaoartspace 二十二岁那年第一次来到敦煌。敦煌,一个母体文化的再生之地,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佛教艺术进入东土的原生之地。第一次走进敦煌,没有了时间的概念,空间和时间被无限放大和延伸,或者说被定格与凝固。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建两关,阳关、玉门关,为守疆域,设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四郡,打通了一条中西文化的通道。之后佛教东传,敦煌留下了许多佛教艺术的石窟,现在仍保留了五个较大规模的石窟群。石窟的壁画、雕塑、还有建筑,是古人留给我们一个真正的活着的博物馆。莫高窟是敦煌石窟的代表,四万五千平方米的精美壁画,二千多身彩塑,九层塔三十六米高的唐弥勒造像,南北七百多个窟,至今保留在鸣沙山东麓二公里的沙砾断壁上。石窟的前面有一条很宽的河,河水不多,茂密的水草和树木是石窟四季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春天到秋天,河水流敞,冰封的冬季冰层下息水潺潺。石窟对面的三山危山水经注里是一座神秘的金色圣山。两山之间空阔而又壮观的地貌,如同远古,一个完全没有现代城市意义上的一个时间与空间消融的地带。太阳温暖,光照耀着你,风,穿过你的身体,你听见风的声音,这个声音只对你,只有你刹那了悟……风和你的对话,生命呈现它的真谛,你被洗礼,与风的相遇,在阳光的见证下。 ?CopyrightMogaoartspace 敦煌,每一次到来,每一次离开,都无限感动。感动什么?鸣沙山,时间的杰作,更是风的杰作,巨大的山体只有几条单纯的条线构成,那么坦然,那么明朗。多少次走进去眼泪不停的流淌,如果离开这个世界,鸣沙山是最完美的归宿之地。从现实场景到历史的投射,敦煌是一个原生的母体文化与艺术的重生之地。十五岁要来敦煌至到六年之后的第一次真正到了敦煌,每一次来与走已不再是情绪上的依恋,乘上飞机坐着火车或者是在奔驰的车里,看到外面远远流走的景色,身体有一种被撕裂的疼痛! ?CopyrightMogaoartspace 敦煌,我需要什么?敦煌需要什么?敦煌不需要什么!每一次的到来,它给我们的生命送上一帧心灵的底片。夜晚下的星空,大漠戈壁中河流,残垣断壁上蜂巢一样的洞窟,一匹马,一队骆驼……生命需要什么?生命的成长在哪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命与成长? ?CopyrightMogaoartspace 小时候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出家以后,寺庙是一个敞开的重新接受教育与培养信仰的地方,布道、施与,自利与利他。我们需要重新确立自我教育和教育的意义。莫高艺术学校,从艺术和艺术基础教学,壁画与书法的训练,音乐的学习,这些在石窟里有无数摹本和可以借鉴的精华。敦煌是一个非常适合教育的地方。一位教授和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对我说,敦煌很好,就是来学习的地方!四季安静,安静的没有什么干拢,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一千多个石窟,足以让我们学习一辈子! ?CopyrightMogaoartspace 写经,出家前我写经,出了家以后也写经,在寺庙里写,在精舍写,普陀山观音的道场写。这么多年一直在写。写经,连接起我们的生生世世。汉字,我们的母语,它建构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事物的了悟。不仅仅是一次书写,我们的笔、墨、纸、砚,是我们古人的智慧与结晶。笔的柔软,墨的流淌,纸的接纳与渗透,砚给予和坚韧,这四种物质组成了我们对汉字的书写与情感的表达,成为中国具有东方神韵的书法艺术。抄经,一份恭敬,虔诚的恭敬里,佛的教义和他的甚深法义渗入心识,一种修道最殊胜的途径和法门。书写与书经,伴随我们一生。 ?CopyrightMogaoartspace 莫高窟17号的藏经洞一百年前发现了六万件法物特别是经卷,百分之八十九十都是汉字。佛教东传,印刷术还没开始,只有通过手写去传播,藏经洞里的经卷都是信仰者虔心的书写与创作,一千多年历史沉淀和延续,自然发展出有很多种书体。敦煌居延汉简,独特的一种书体,它接近于隶书,但是比隶书更朴厚,非常的放松,影响了当代许多书法家。草圣张芝的故里,晋代出生敦煌的索靖一幅墨迹故宫博物院天价拍下,世界各地珍藏的手写经卷,已打开汉字世界的图谱,还有那么多的丝绸绢画,菩萨成群,五谷丰登,人心向善,世界和平。 ?CopyrightMogaoartspace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jbxx/12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揭西常见的ldquo金不换rdqu
- 下一篇文章: 五院科普我国痛风患者已超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