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擂茶,一碗人间烟火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 “快来吃饭啦!再不吃就冷了。” 饭桌上又是一碗碗擂茶,我小声嘀咕着“怎么又是擂茶啊!” 说起家国美食,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母亲温柔的召唤,以及桌上的一碗擂茶,也许那一碗擂茶在无数传统美食中并不起眼,但它却是我最熟悉的味道。记忆中,家里的饭桌上总有那么一碗擂茶,还有逢年过节回乡时亲朋好友一定会热情端上一碗擂茶。从小在外长大的我,对家乡唯一而又直接的记忆就是那一碗擂茶。 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在煮擂茶时,我在不依不饶地问擂茶怎么做、擂茶怎么来的,母亲一边擂转一边和我讲擂茶,虽然母亲当时的讲述早已记不得,但耳濡目染下,我也学会了怎么煮一碗擂茶,也了解到了那一碗擂茶的起源。 据说,揭西擂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陆羽《茶经》卷三“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结合河婆地名的传说,此蜀妪可能就是指何婆。陆羽是唐朝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他所说的茶粥就是把茶叶碾碎成细米,加上米粉、油盐,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捣碎,放些葱、姜、椒、桂等调料,用水蒸煮,煮成一大锅茶粥供大家食用,这就是最初的擂茶。 揭西擂茶还有一个有其美妙的传说。北宋时,潘仁美奉宋太宗之命南下征服南汉王朝,派一小分队途经揭西进攻广州。到了河婆因为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加之天气炎热、水土不服,士兵们纷纷上吐下泻,病势严重,将领们心急火燎,却又束手无策,何婆闻讯赶来,传授了一个秘方,用“三生汤”一喝擂茶治病。根据需要,她吩咐一些人去摘茶叶,一些人去挖生姜,有些人去碾米,有些人去找擂钵和棒子。等把这些东西办齐以后,很快就制成了大量的擂茶。因用擂钵,而称“擂茶”。何婆说给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滚烫烫的擂茶,然后蒙头盖脑睡上一觉。次日醒来,人人浑身大汗,个个大打喷嚏。说也奇怪,病人们都痊愈了。后来,征南人马有一部分留下来屯田,于是擂茶不但在揭西县,而且在粤北、湘西、赣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下来,成为客家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擂茶的制作也并不复杂。首先是"擂"茶的用具,主要是擂持和擂钵。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拘,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 然后是制作过程,先用二两绿茶茶叶置於擂钵中,以擂棍磨擂之,擂时加少许冷开水,以润滑而好擂,再放入黑芝麻及白芝麻,继续擂,待擂至茶叶、芝麻都成糊状後加入花生,继续擂,直到花生全部擂散了,再加入香菜或九层塔或鸡头刺等一种配料青菜後,继续擂至全部擂成酱状茶泥。制作时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协助或仅用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持,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频频擂转,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 擂茶吃法的也有很多种,第一种就是吃清茶,即以勺舀茶汤入中型碗中,不另加配料直接食用,喝完一碗让你神清气爽,特别是酷暑之时来一碗简直可以胜过冰淇淋了。第二种就是加料吃茶,先将米香或米饭放入中型碗约三分之一,再以勺舀茶汤入碗中加至七分满,再加入拨完皮的熟花生,在加入各种炒青菜,炒豆子等配菜即可食用,食之,莫不令人咋舌,啧啧称赞是人间美味。 第二种是最流行的吃法,这样的擂茶吃起来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大开胃口,饶有风味。特别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 请喝擂茶可以说是家乡里传统的社交手段。每过婚嫁寿诞、乔迁之喜、亲朋聚会、邻里串门,常以擂茶相待。记忆里,哪怕我们常年在外,但逢年过节回家乡时,总会有擂茶席,擂茶席上,除了擂茶还有糖果、饼干、瓜子、花生等松、甜、香、脆的佐茶食品。 一场擂茶席,就是一幅淳朴的风俗书。一张张桌子排开来,男女老少团团围中。这边客人喝着茶,说今论古,谈笑风生;那边主人手持擂杖,在擂钵内有节奏地旋转擂动,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似鸾凤和鸣,构成一幅立体的民俗风情图。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长大离开家时,才猛然想起那熟悉的味道。之前普通的那一碗擂茶似乎有了属于它也属于我的点滴故事,那一碗擂茶被重新赋予的是那平淡的烟火气,是那暖暖的温度,又似乎是家的味道。 世间千万种滋味总有一种是你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我想那应该就是家的味道。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或许乡愁早就在捧起一碗泡面时便萦绕在心,似是一根绸带缠绕着你,而你留恋着家的味道。 小时候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家里的饭桌上总有那么一碗绿绿的擂茶,也曾天真固执地埋怨过母亲为何天天吃擂茶,母亲只是笑着回答:“擂茶多好吃呀!”然后欣然捧起那一碗擂茶。长大后的我渐渐明白,对于我的母亲来说,那一碗擂茶,不仅仅是美味而熟悉的食物,还是故土前尘。母亲似是不问归程的旅人,她执着于那一碗擂茶,因为她贪恋那一碗乡味,也贪恋那一碗烟火。诚如汪曾祺老先生所言:“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或许我母亲对那一碗擂茶的执着与贪恋,只是因为那一碗擂茶的烟火气和其中的点滴故事。 而如今,那一碗擂茶似乎传承了下来。离开了一直成长的地方,离开父母奔赴前程,那一碗似乎不再只是我对家乡唯一而又直接的记忆,它是那平淡的烟火气,是那暖暖的温度,更是家的味道。也许那一碗擂茶并不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但它永远都是我的白月光。我相信故事能唤起人们沉寂已久的味蕾,因为美食的意义,从来都不只是各种食材和调料的简单占有,而是从中的精神所得。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百度图片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文案编辑:19食品质量与安全4班张淑霞 中国心中国胃 “美食与家国”的几个栏目 未来我们买什么东西? 由地摊经济想到的 每个人身后的负重都不一样 你好,这里是杭州 “过早了冇?吃滴么司?” 学别人和做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jbxx/8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闻资讯829进项税抵扣8种凭证
- 下一篇文章: TraderJoes节日限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