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察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级书法班
北京酒渣鼻医院简介 http://m.39.net/pf/a_8733712.html 庚子秋月,天高云淡,风清气爽。9月21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级书法班全体同学跟随曹恩东老师开启河西地区艺术考察之旅。 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 经过一夜的车程,次日清晨到达敦煌,秋分时日的大漠明珠,些许微凉,随着初阳照射,走进这座由沙堆砌的高山。爬沙山好比写书法,总是在退步中徐徐前进。登上沙山之巅,远眺月牙泉,不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泉不入流沙,流沙避之清泉”。 下午,我们来到千年美誉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映入眼帘的便是红色飞檐的雄伟建筑九层塔。跟随老师的导览,我们近距离感受从十六国到元代这十个时期内的石窟建筑、彩塑以及壁画这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出了莫高窟来到敦煌历代学者故居,忆想他们当年的生活情景。正是他们的研究与保护,才有现在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 雅丹地质公园—玉门关—阳关—敦煌博物馆 23日早晨,天还没有完全亮,迷迷瞪瞪的上了大巴,在睡梦中被师傅叫醒,只见远处霞光万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雅丹地质公园。这里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 惊叹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西向东,大约一小时后,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方形土城,孤零零的耸立在远处戈壁上。停车场边的石碑上写着:小方盘城遗址,不过人们都习惯叫它玉门关。 继续向东,现身在唐代诗人笔下经常出会出现一个边塞关隘——阳关,走进仿古建筑阳关古城,参观阳关博物馆。过阳关道,便到阳关烽燧,站在阳关故址望着茫茫的戈壁滩,心中浮起南北朝庾信诗云“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敦煌博物馆里千余件展出文物在巧妙的全景式布局中散发着自身独特的气质。中国的历史是一段伟大而不平凡的历史。 嘉峪关 24日早晨,我们离开了这座千年遗韵的城市。来到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城楼。城堡内外除了有高大壮观的楼台外,门楼上悬挂的大幅匾额,是每个同学都会认真欣赏的对象。 大佛寺—来德书院—丹霞地质公园 经过了三天的丰富考察,许多同学已经略显疲惫,但对于书法文化的热爱,出于河西地区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次日早晨我们继续行程,到达张掖大佛寺,感受佛教文化。 行至张掖,到达甘州府城来德书院,恰逢参加墨舞涪水——绵阳书画作品(张掖)交流展开幕式,阅览过古代书画艺术,走进当代书画作品展览现场,更加切合本次艺术考察之旅,收获颇多。 参加完展览,行车来到丹霞地质公园,领略了被誉为"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的张掖丹霞地貌。那绵延的山脉犹如草书符号,在这片大地上自然的着挥洒着五彩墨,形成一副气势磅礴的书画作品。 西夏博物馆—威武文庙—武威市博物馆 考察之旅接近尾声,26日参观了武威西夏博物馆以及武威文庙。武威西夏博物馆展览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像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了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出门往右,便到西北第一大孔庙——武威文庙。绿阴蔽日,古殿庄严。 在武威市博物馆里,藏品丰富,特色突出,尤以汉唐丝绸之路文物、西夏文物、历代佛教文物和少数民族文物最具特色。在一件件的文物面前,大家发出由衷地赞叹声! 此路西行,河西地区考察之旅圆满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谢老师一路的指导,吾辈定当不负众望,同舟共济,不断前行。 老师作诗两首 《敦煌雅丹地貌》 曹恩东 闻道雅丹雄,西垂景不同。神龟云海里,灵雀岫岩中。 泐塔清清月,残船细细风。疏狂邀一醉,真宰遗天功。 《题小方盘城遗址》 曹恩东 衰草吟风现碧湾,数峰遥望正燕山。 侯官都会今何在,半阙方盘思玉关。 学生考查体会 高凡佳 临近秋分的一场雨,开启了由曹老师带领下级书法班丝路艺术考察之旅。 十三小时的长途火车,沿途的袅袅炊烟,窗外的风景已然是敦煌独有的戈壁风情。“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鸣沙山和月牙泉被称为大漠戈壁中的孪生姐妹,它们浪漫神奇的传说更为这泉沙共存的景象增添了传奇的色彩。 莫高窟神态各异的彩塑,精美绝伦的飞天壁画,让人不禁感叹历代古人们是如何亲手刻画下这宝贵的财富。 “西出阳关无故人”,被流沙掩埋的古城在历代文人笔下总让人感到凄凉,一纸“通关文牒”见证的是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 我在沙漠中听到驼铃悠悠,在无人区看到漫天星辰,伴随日出从戈壁升起,我有幸陪同那日的风渡过玉门关。 旅途虽有期,对丝路的情怀永无限。 张志慧 庚子秋月随吾师自金城出发,途经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一路西行开启了我们河西地区考察之路。 至敦煌结伴友登顶峰,一览月牙全貌,辽域壮阔直击内心。大漠高窟雄伟壮丽匠人之心钦佩不已。玉门阳关嘉峪关家国之情扑面而来。多少诗人墨客作诗感慨,今吾体会感触其中。游至张掖一睹七彩丹霞风貌自然造化独具一格,怎一个妙字了得。傍晚时分,师友做客同聚一堂吟诗论道,美哉!美哉!凉州博物收览众多,同行同历收获颇丰,文庙气象静穆典雅。祭拜心愿,望能回应。 可叹时短不能尽兴,一路教诲,感恩吾师。虽已途终,铭记心中。 姚树铭 此次河西之行让我对我所居住的西北有了加深层次的了解,虽然那里的经济不够发达,但是它的文化却是非常繁荣的。莫高窟呈现的是佛教文化大放异彩,除了壁画最为珍贵的则是这藏经洞中的经卷了,晋、唐时期南方最受人们推崇的是王羲之,那么在西北便是这写经。雅丹让我看到了西北孤独且荒凉的一面。玉门关,嘉峪关又是讲述给了我们一个精彩的边关故事。武威博物馆之中放了一部分简牍和碑刻,这无疑是丰富了西北的书法,让它有了多元化。大佛寺中近千年沉睡的大佛也看尽了一切,是不是他也懂得写经、简牍是如何去写的,这些都是令我所震撼的。 师建虎 庚子仲秋我们跟随曹恩东老师踏上为期一周的河西考察之旅,期间我们感慨着鸣沙山沙漠的妙趣、月牙泉形状的神奇,感受着阳光折射的光芒。 特别是在莫高窟,通过老师一路的精心讲解,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同时又对王圆箓有了新的认识,更让我们感悟到莫高窟的不同,让我回想着千年沉重的佛龛立在伟岸,放出异彩,每一方穹窟苍茫而又辉煌。 游古城,观雅丹感受千百年前的岁月痕迹。 进古寺,看展览感受古今之对比。 登高楼,走古道,领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的壮观。 刘鹏飞 庚子之秋,中秋前夕,由曹恩东老师带领我们17级书法班全体同学沿古丝绸之路,以“河西四郡”为主进行为期5日考察。 经敦煌—攀鸣沙而观月牙,进佛窟以参妙法,出玉门而望故人,入雅丹以叹沧海。 过酒泉—直至嘉峪关,天下雄关此为第一。 达张掖—拜大佛得普照,观丹霞映七彩。 至武威—学子入得文庙见孔圣,一则为敬先贤为我辈学子开道,二则是求一个鳌头独占。 一路走来曹老师为我们讲述沿途各地独特的地理地貌的成因和现象,在遇到古迹之时还会认真的讲解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在此次考察中平时一些不善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同学,再这样一个环境下不自觉的就会抒发一些情感,并且进行交流学习,不仅自己知识面得到了扩充,而且感受到了祖国西北地区壮丽景色以及风土人情。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李怡萱 公元年,岁在庚子,夏末秋初,喜随曹恩东老师外出考察,游学之事也。经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等地;迢递其程,拢总一千馀里。此间有黄沙漫道、驼铃悠扬、又有古迹名胜、丹青翰墨精妙处。行赏月牙奇观,纵横河西走廊,瞻仰文化名城博览经典碑帖,品鉴重器铭文凡欣所遇,辄聚精会神,不暇它顾。眼界开而见识长,诗怀骋而胸臆抒。 编辑 鲜光鹏 审核 曹恩东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lhjb/8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出阳关有故人额济纳胡杨林middot
- 下一篇文章: 家常鸡肉做法好吃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