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三杯鸡凡到台湾菜馆,总能点到三杯鸡。菜名有“三杯”,是因烹调鸡块时,加入一杯酱油、一杯食油和一杯米酒,不放汤水,直接将鸡块慢火炖制而成,成菜起锅后香味浓郁,诱得人食欲大增。原料(以半只鸡为单位):

嫩鸡半只,米酒6汤匙,酱油3汤匙(老抽1汤匙,生抽2汤匙),麻油2汤匙,冰糖10颗,九层塔叶1小把,1汤匙食用油,小洋葱4个,姜片少许

方法:

1、鸡洗净切块;

2、锅小火烧热,倒入1汤匙食用油和1汤匙香麻油,油温热时放入姜片洋葱爆香;

3、转大火倒入鸡块煸炒至表皮收紧,边缘有些焦黄;

4、倒入准备好的1杯米酒,1杯酱油,放入冰糖;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30分钟后,开盖转中大火收浓汤汁,沿着锅边倒入香麻油杯中剩下的1汤匙麻油;

6、把九层塔叶放入锅中,翻炒一下,盖上锅盖半分钟,关火开盖出锅。

Tips:

1、正宗台湾三杯鸡是一杯台湾胡麻油,一杯酱油和一杯台湾米酒,自己在家制作时可以将普通油和芝麻油混合替代胡麻油,台湾米酒可以用普通米酒代替。

2、整个炖煮过程不加水,就靠液体调料和鸡肉本身的水分来煮。用珐琅锅绝对不会因为水分不够而烧焦,相反小火10min后锅中汤汁可能太多还需要大火收汁。

3、要用冰糖,这样做出来的菜颜色比较好看。

4、九层塔(罗勒)是制作这道菜的特色香料,味道辛甜微辣,具有提香和除油腻的作用。一般大型超市中的卖西式香草料的地方有卖,我这是为了这道菜特意亲自种的。

5、现在人讲究健康,这一杯的油量太大,而且一杯酱油做出的味道也有点咸,因此可以自己调减试用量。

典故:

1、三杯鸡大家自然认为它是台湾菜。其实,它可是地地道道的江西菜。因烹调鸡块时加入甜米酒、猪油、酱油各一小杯,不放汤水,用炭火将鸡块炖熟而得名。而它的来源与大英雄文天祥有关。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他。在一位江西狱卒的帮助下,老婆婆见到了文天祥。这位狱卒把老婆婆带的鸡收拾好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这个狱卒回到老家江西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这道菜祭奠他。

2、三杯鸡传到了台湾。台湾人对它进行了小改造,将油腻的猪油换成了清淡的食用油,而且加入了一种独特的香料——九层塔。这种名字有些神秘的调料其实就是西餐中常用的罗勒,广泛生长在热带地区,有种特别浓烈的香味儿。在台湾,九层塔是广泛使用的香料,台湾乡下就有这么句俗语:九层塔,十里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lhjb/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