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C热饮致食道癌?

吃九层塔等于吃癌毒?教授:过度渲染

网路上的健康谣言多如牛毛,尤其以有致癌疑虑的饮食最多人关心(或是有抗癌神效的产品),所以流传得也最广。以下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其中最经典的几篇,分别是九层塔和热饮。

九层塔致癌是谣言

年6月开始,有一篇九层塔会导致肝癌的网路文章开始流传,以下就是我追查的结果。九层塔的英语是Basil,学名是Ocimumbasilicum,用学名就可在公共医学图书馆搜索到相关的医学资料。如果再加上Cancer这个关键字,就可搜索到与癌相关的资料。目前,总共只有五篇医学论文是从事九层塔与癌相关的研究。但是,它们的试验是要看九层塔萃取物是否能抑制培养皿里癌细胞的生长。更重要的是,它们所得到的结论是九层塔似乎有抗癌的作用。那,为什么网路文章反而会说九层塔会致癌呢?下面三点拷贝自这篇网路谣言:

「九层塔里有一种成份叫做Eugenol(英译丁子香粉,是一种化学物质,牙科用来治牙疼)这个成份已经证实会导致肝癌。而Eugenol的中文名称就叫做「黄樟素」。要知道这种毒素会在体内累积的,国人罹癌指数年年攀升,这都跟吃进去的食物有关连。」

这篇文章先说Eugenol的翻译是丁子香粉,然后又说是黄樟素(典型网路谣言的牛头不对马嘴)。但,其实这两个翻译都错了,Eugenol的正确翻译是「丁香酚」或「丁子香酚」(此「酚」非彼「粉」)。不管如何,丁香酚真的有被证实会导致肝癌吗?

用Eugenol及Cancer这两个关键字到公共医学图书馆搜索,会搜到二百二十篇论文。但是,阅读其中几篇后就会发现,真正被关心的并非丁香酚,而是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从一份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文献就可看出,所谓的来自九层塔的致癌物是甲基丁香酚,而非丁香酚。更重要的是,甲基丁香酚的致癌性,是用通常摄取量数百倍的高剂量,在老鼠身上试验出来的。我想,除非有人天天把九层塔当青菜吃,否则要吃到致癌,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有,网路文章所说的「这种毒素会在体内累积」,也不正确。事实上,摄入的甲基丁香酚很快就会从尿液排出,并无所谓的累积。所以,网路文章所说的「证实」会导致肝癌,是完完全全地被我证实是胡说八道。

热饮致癌是过度渲染

年6月,中英文媒体都大肆报导热饮会致癌,脸书里更是疯狂转载,哀嚎声此起彼落。但是有多少人看了原始报导?更不用问,有多少人看得懂那份报导。该原始报导是发表在《刺胳针肿瘤学》(LancetOncology),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医学期刊,但它不是研究报告,而是被定位为「新闻」。

署名为此新闻的作者是十位专家,他们代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邀请的二十三位科学家组成的「工作小组」,来发布这个新闻。该工作小组的任务是评估咖啡、玛黛茶(Mate,一种盛行于南美的饮料)以及「很热饮料」的致癌性。

评估的结论是,咖啡及玛黛茶本身没有致癌性。但如以高温饮用,则可能有致癌性。在这里,「致癌性」所指的癌仅是食道癌。而「可能有致癌性」的判定是根据「有限的证据」(limitedevidence)。

有限的证据是来自两方面:人类调查和动物实验。人类调查是问:你是喝热、温或冷。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真正的温度数据。而事实上,如果你被问:「你喝的茶是摄氏几度」,你能回答吗?

那么,动物实验呢?有两篇报告,一篇用六十五度的水灌大白鼠,另一篇用七十度的水灌小白鼠,水里面都加了致癌化学剂。也就是说,这两个研究都是在检验「高温是否会促进致癌物的致癌性」。那请问,你喝的热水、热茶或热咖啡里,是不是也添加了致癌物?

很不幸地,新闻媒体及网路疯传的,几乎都变成了「六十五度以上的饮料会致癌」。还有,请注意,那两个动物实验是用管子,将热水直接灌进老鼠的食道。请问,你喝热饮是这样喝的吗?这两个实验完全忽略了我们在喝热饮时,是经过嘴唇及口腔的判断,才决定是否让饮料进入食道。如果太热,我们会本能地将饮料吐掉。也就是说,六十五度以上的饮料根本就没有可能进入我们的食道。所以,所谓的证据,第一,人类调查根本没有温度数据。第二,动物实验根本不符人类情况。此类新闻,做做参考就好,无需大惊小怪。

本文摘自《餐桌上的伪科学》/林庆顺(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教授)/一心文化

MaxPineInternationalHoldingsSdnBhd









































助力青少年祛除白癜风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com/zzsycjb/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