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一位客家母亲对女儿的祝福
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99368.html和合乐的影像诗 生活之美记录者践行者 初夏,去Iris的老家做客,粤东揭西县河婆镇。 受招待的第一顿饭,是正宗的客家擂茶。 滚烫的碧绿的茶汤,混合着绿茶的清香、薄荷的清新、紫苏的清奇、芫荽的鲜美、九层塔的浓郁,还有熟芝麻、熟花生被擂成泥后喷薄的香气。 喝一口下去,口腔、食管和胃似乎齐声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叹,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以及最温柔的抚慰。 仿佛小胖娃的小软手,在你心痒的地方轻轻地挠。 没有香精色素防腐剂,没有乱七八糟的调料,没有繁复的精加工深加工。 一个擂茶钵,一根擂茶棒,一个贤惠的客家妇人。 一撮绿茶,几把园子里揪下来的新鲜香料叶子,一捧炒熟的花生芝麻。 擂茶棒轻盈地挥动,在圆钵里跳舞。原材料成泥成膏,碧绿、绵密、细滑。 一壶开水注入,满满一钵原生态的茶汤旋转着漾开,芳香扑鼻,浓缩天地造物之精华。 可以做消暑的饮料、暖身的热汤、治病的药饮,也可以加上米饭和炒青菜、炒豆子、炒萝卜干,直接变成一顿美味又养生的擂茶。 我是这么对待它的,请注意勺子的大小和碗的直径。 吃饱喝足,深情款款地送上一首打油诗:“绿茶薄荷细擂磨,沸汤冲来香满钵。翡翠菜粒白玉饭,慢嚼更觉滋味多。” 只恨文采不够,不能凑出《上林赋》、《子虚赋》那样锦绣的马屁。 擂茶为什么这么好吃?我问Iris,问她的客家同学们。 淑红老师说:“原材料新鲜,纯素食,就地取材,茶叶、香料、坚果、主食、时令蔬菜都有了,营养丰富。都是植物纤维,对肠胃好。” 晓丹老师说:“擂茶的香料很自由,寒湿重放姜和紫苏,上火了就放多茶叶和薄荷,血压血脂高放芹菜,冬天冷还可以放胡椒粉。你看,一钵擂茶,养生保健,预防百病。” 雪儿老师说:“擂茶是我们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从小看着妈妈做擂茶,帮着妈妈做擂茶。茶汤的味道已经融入身心所有的记忆,那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每喝一口都是满满的满足感。” Iris说:“我出嫁时,妈妈特意陪嫁了一套擂茶工具,让我在深圳也能吃到擂茶。小时候去外婆家,外婆总会擂好一钵茶在家里等我们。外婆活到92岁无疾而终,喝了一辈子的擂茶。” 爱军老师补充:“我们这里的百岁老人特别多,到老身体都还很好。我觉得跟她们饮食健康,天天喝擂茶、吃擂茶有关系。” 我很惊讶:“天天喝天天吃?”我们河南人,也没有天天吃饺子。 几位老师都笑了:“差不多,真的是天天喝。潮汕人待客、居家都是功夫茶,我们客家人就是擂茶。” 雪儿老师说:“我家婆每天都擂茶给我们喝,有时泡饭,有时直接当茶饮。小孩长身体靠它;家公爱熬夜,排毒清火靠它;我美容养颜也靠它。一根一米多长的擂茶棒,现在只剩二尺长了。” 啊?还有这回事? 爱军老师笑:“我们一年吃一根木棍!” 晓丹老师补充:“擂茶棒是用油茶树枝或番石榴树枝做成的,有药效,擂出的植物纤维也都被人吃到肚子里了。天天擂,一年吃掉一根木棍也正常。” 太好玩了,比啃甘蔗还带劲儿。 “现在年轻人省时间都用料理机了,老人还是喜欢手工擂。手工擂出来的细滑、好喝,茶膏放放也不会馊。料理机做出来的很快就会变馊。” 这个深有同感,手工和机器的就是不一样。 “我回深圳了还想吃擂茶怎么办呢?” “带套工具走!” “自己在阳台上种茶菜吧!” 嗯,仿佛已经看见薄荷、九层塔、紫苏在阳台上舒展腰肢,迎风起舞。 忽然又想起宝哥哥了,在《红楼梦》里胃口不好时,都是拿茶泡饭,吃得分外香甜。 入夜,雪儿老师发来一段文字。 “一提到擂茶,总是会想起妈妈。小时候的我光着小脚丫扎着小辫儿,趁她擂茶时不注意,抓把花生米就跑。” “再大一点儿跟着她学擂茶,发现看起来那么轻松的活却那么累,胳膊一下就酸了。但妈妈总是表扬我——擂得真够绵细,入口没渣,好喝!让我在客人面前倍感自豪,没有半途而废。后来我才明白,妈妈教会我的是责任跟坚持,还有教子之道。” “家婆是一位淳朴、勤劳的客家女人,自己种茶菜,天天擂茶给我们喝。她给我们分家时,特意给两个儿媳一人准备了一套擂茶工具,希望我们把客家擂茶技艺、把健康和爱心都传承下去。我将来做婆婆时,也打算这么干。” “擂茶是我们河婆的特色美食,是待客之道,浸润着民风、乡情,也是家道,传承、和睦、包容、健康。总之,是幸福的味道。” Iris问我:“Mrs兔牙,你有没有发现,我这几个客家同学,都很温和?” 我点点头:“还真是这样。” Iris继续说:“我觉得擂茶里包含了很多客家人的文化和品质,其实就是一种‘和’的精神。” 说来听听。 “比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擂茶是素食,不杀生,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珍爱。” “时令、新鲜的食物,顺应时节、地域,吃下去,身体内部的小宇宙也是和谐的。” “擂茶有点像北方的饺子,形式统一简洁,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这种包容、并蓄、也是一种‘和’的精神吧!” “擂茶代代传承,除了茶道文化、饮食文化,更多也是传承着我们的家教。客家母亲教女儿,很多都是从学做擂茶开始的,要勤劳,要会干家务,要会做擂茶。她们生怕女儿将来到了婆家被嫌弃,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人家会说是母亲没有教好。” “你看我们这些客家妹子,性格都是软软的,温和的,勤劳的,质朴的,就像我们祖祖辈辈喝的擂茶汤一样,原生态,很健康。” 不扶墙,就服你!这么高大上地套路了一圈,原来是想给客家妹子打征婚广告啊!顺便还给“和合乐”打了个软广。 临别之际,Iris的妈妈又捧出一大钵送行的擂茶汤。 我有点客气地……只喝了两碗。 雪儿老师说:“我们这里正月初七有七样菜茶,正月十五有十五样菜茶——” “等着!我明年正月十五来!就去你家了!” 《舌尖上的中国》有第四季吗?记得千万收录上客家擂茶。 深圳哪里能吃到?我也正在找。实在不行就去Iris家吧,她有工具,还是陪嫁的。 智慧 美学 阅读 成长 生活之美记录者践行者 图:Iris 文:一颗兔牙 编辑:琥珀川 作者:一颗兔牙,新闻系毕业的文艺女中年,"和合乐的影像诗"首席撰稿人。爱写作,爱生活,爱中式服饰包包鞋子化妆品,插花茶道传统美食。喜欢分享一切美好事物。你有好的素材,统统砸过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ylzy/9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时间看人,落难懂人
- 下一篇文章: 枕上读文夏挽沅,君时陵点此畅读完整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