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丨推进垃圾分类,厦门在行动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 泉水湾一期17楼的陈女士正忙着做饭。关了炉火,她把多功能发酵桶里的垃圾取出来,装好垃圾袋再打个结,贴上一张 多功能发酵桶是社区专门发放给居民的,用来装厨余垃圾。每天上午和下午,垃圾管理员都会来收“湿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称一称重,然后全部放进小区对面的垃圾处理机里,没多久,这些“湿嗒嗒”的厨余垃圾就变成了有机肥料。
这个厨余垃圾生物处理设备每天可处理厨余垃圾公斤,每年可处理垃圾吨,获得20吨有机肥。有机肥一部分返拨回社区,用于小区绿化,另外一部分则进了小区的“百草园”,园子里种植了薄荷、枸杞、九层塔、鱼腥草、芦荟、柠檬等20多种常见的中草药。
有化肥滋润的百草园定期开放,小区里有很多孩子喜欢来这里,看看花,摸摸草,也算个学习的小基地。
第二步 激励措施吸引人们参与,分类垃圾越多奖品也越多
■背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是解决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基础
垃圾分类、干湿分离好处多,但要怎样才能吸引居民们自愿执行呢?社区为此推出了不少鼓励措施,比如通过扫描 有一户人家在相关的系统开始两个月后,加入小区“互联网+垃圾干湿分离”阵营,第一天就收集了7公斤垃圾,第二天收集5公斤,很快就成为小区收集垃圾的第一名,8个月里一共收集了公斤垃圾。自己家的垃圾干湿分离还不满足,又去帮小区工作人员收垃圾。还有一户人家,跑到小区门口水果店去收果皮。
泉水湾一期有近户参与实行垃圾干湿分离,陈女士是其中之一。她说,以前大家都是把一袋袋垃圾丢进小区的垃圾桶,虽然每天都会被清洁工收走,可是总会有汤汤水水渗出塑料袋,垃圾桶旁的地板越来越脏。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后,小区干净多了。“现在连家里3岁的宝宝都知道,香蕉皮、西瓜皮要放到厨余垃圾桶里。”她说。
社区工作人员说,除了在小区内对业主进行宣讲,他们还进入幼儿园、小学宣传,不少家长接受了孩子们的“教育”后,也改变了扔垃圾的习惯。
第三步 有害垃圾桶将独立设置,干湿分离模式将进一步推广
■背景:生活垃圾中约70%为厨余垃圾,约20%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利用的垃圾只占10%左右
厨余垃圾被集中处理成有机肥,那其他垃圾怎么办?张晓斌说,每栋楼的楼下都有四个并排的分类垃圾桶,一个装有害垃圾,两个装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装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比较少,而诸如纸板、塑料瓶等一般都会被居民收集起来当废品卖,所以可回收垃圾也不会太多。为了让业主在垃圾分类投放时更方便,小区地下车库也安装了分类垃圾桶。张晓斌说,下一步还将把装有害垃圾的垃圾桶独立出来,准备放到门卫旁边,既保护小区孩童的安全,又能让业主们有更强的分类意识。 为了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厦门要继续推进垃圾直运模式示范点建设,建设垃圾直运线17条。涵盖工矿企业生活垃圾收运、高校生活垃圾收运、居民生活垃圾收运等方面,部分实现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直运路线已经进行路线标图、定点、纸质制作,正在落实电子地图地理位置采集,引入智能APP管理方式,探索垃圾分类直运智能管理模式。来源:厦门晚报、海峡导报 编辑:易红秀 理论在线(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hxcf/1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学说去吃西餐连这点都不懂,怎么撩得到
- 下一篇文章: 野菜种植业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