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路号加拿大留学时光小安的18
小安是个土生土长的黑眼睛黑头发加拿大华裔女孩。她身上有一些特别之处,比如既大气又孩子气,比如享受生活也熬夜读书,不顾脏累做义工有时却又很自我,几年前抵触学中文,现在却主动要求学习中文读写……混合着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女孩,当她意识到两种文化的独特以及各自的优势,然后包容并蓄地吸纳、呈现时,就会逐渐展露出迷人甚至过人的魅力。 小安“沉溺”学习 18岁的小安是个学霸,因为她升入预科后已经连续两个学期名列学校优等生名单,这是她的社会科学学科里只有前10%的学生才有的荣誉。 初中的小安,也是个颇让父母操心的孩子,心理上叛逆,学习只处于中上游水平,对父母的话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回忆起那个阶段,做爸爸的感慨良多,但他从不放弃和她沟通,简直做到了不厌其烦。一方面了解她,另一方面也引导她,敞开心扉谈各自的想法和建议,让她慢慢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一旦她能够清晰树立未来的目标,所有的青春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中学三年级开始,小安像变了个孩子,ambition(野心、追求、渴望)爆棚。她开始对周围所有令她感兴趣的事情着迷,当然也包括学习。她知道学业上的成功是她继续成就未来梦想的基石。她的努力程度令父母都吃惊,他们再不用督促女儿学习了,需要催促的只是“安,早点睡觉,11点了。”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小安和她的五位同学一起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辩论会,有来自各国多所大学的代表队参加。比起像哈佛、斯坦福这样的代表队,她们显然稚嫩一些,她也感到了差距。但她和同学们围绕这项活动所做的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绝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他们的辩论俱乐部是学校的一个非正式学术团体,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演讲辩论活动,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层次规模的比赛,邀请老师参与指导。 他们的这次纽约之行,学校作为支持者提供一半资金,其余由学生个人负担。小安和她的小组为此做了资金筹划——售卖自制烘焙糕点筹款。他们利用一个周末的下午,自备原材料,烤制了曲奇、玛芬等各色蛋糕饼干,还力邀姥爷“出山”,制作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手工麻花。他们为活动绘制海报,为自制品定价。第二天所有点心在校园摆出后,很快售罄,筹得了近元。在整个过程中,父母们都是甩手掌柜,只负责提供场地与烤箱,因为“这是孩子们自己的事”。 在加拿大,18岁是个分水岭,孩子绝大多数的事,父母都不再插手,甚至不能插手,也不再以孩子监护人的身份来签署各种文件。 学习上,学校或老师只跟孩子讨论他的专业、课程、成绩等各项事宜,绝对不会向父母“告状”,因为孩子已经成人,他必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医院例行检查或看病,医生也主要与孩子交流各项检查数据和身体状况,而不会撇开孩子单独与父母讨论。 小安钟情美食 在纽约之行挤出的空闲时间里,小安带着同学们去下了一回馆子,而且是地道的川菜馆子。 小安其实酷爱西餐,如果全家一起外出吃饭,一定是由她出面预订餐厅甚至为大家点餐,并能说出个所以然,因为她已经比父母更了解蒙特利尔的美食。偶尔有些晚上,她还会和爸爸一起喝点红酒,并配上她极喜爱的奶酪。 今年春天,她在自家的后院里撒下了罗勒的种子,由姥爷帮着照料,她想取它的叶子做西餐酱。罗勒,英文名Basil,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九层塔,是各种西餐如比萨饼、意粉酱、香肠、浓汤、番茄汁、淋汁等不可或缺的鲜香调料。 夏天,罗勒笔直疯长,一层一层开满了小白花,叶子鲜绿肥厚,满园异香。 小安摘下一捧嫩叶,将它和芝士粉、蒜头充分搅拌打成蓉,然后加入橄榄油、盐及胡椒粉,做成新鲜罗勒酱,给大家拌了意大利面做晚餐,香味太迷人啦! 第二天一早,她又将剩下的酱料抹在面包片上打包带到学校做午餐了。因为从小在加拿大出生长大习惯于简单的味道,虽然父母一直在家不厌其烦地为女儿做中餐,但直到最近几年小安才开始慢慢接受中国滋味丰富复杂的菜肴,并逐渐爱上它。麻婆豆腐、红烧肉、狮子头、豆腐海鲜汤、蒜蓉上海青、煎制三文鱼、蒜蓉粉丝蒸扇贝,爸妈的厨艺也因为孩子的品味而不断得到提升。小安最近爱上了“老干妈”,每餐都用它来下饭,看来她的中国胃开始慢慢苏醒了。 小安爱画画 小安小学的时候在学校里上过美术兴趣班,有一颗小小的艺术种子种在心里,这颗种子直到15岁才真正发出嫩芽。 15岁,这个女孩真是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她的眼睛和心似乎要抓紧一切机会重新发现和认识这个世界! 我问她问什么会再次拿起画笔,她告诉我:“我可以用画笔讲故事,就像作家写作一样。”“绘画让我有了更多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她现在的绘画老师是一位60多岁的德裔加拿大女士,两个小时的绘画课混搭各种丰富内容,人文故事、时尚与经典、政治时事。有一堂绘画课组织学生们围观特朗普和希拉里大论战——谁能说这些不是艺术教育呢?只是“每个人的进步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这要看他的天资、他的兴趣、他的需要、他的才能、他的热情以及他所抓紧的机会。”(卢梭《爱弥儿》第一卷) 这是小安画的第一张人物画,画的是一个穿和服的日本新娘,“我在画她的时候,一直在琢磨,婚礼上的新娘,下垂的眼帘里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下面一幅是在绢丝丝巾上的画作,是小安凭她想象中的神鸟——凤凰画的。看得出来,她极喜欢“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这个神话。 小安喜欢跳舞 她喜欢跳舞的故事跟喜欢画画一样,小时候学芭蕾,但是没有坚持下来。一年多前,小安突然狂热地喜欢上拉丁舞,拉丁舞快乐、奔放、热情、强劲的节奏和舞姿极吻合她18岁的心性。 每周一晚上去上舞蹈课前,她一蹬上那双拉丁舞专用的高跟鞋,身体就会情不自禁跃动旋转起来,好像一下换了种生活节拍——那么鲜活、漂亮、青春的舞者! 这两年学业一直很紧张,晚上吃完饭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忙作业、查资料、写论文,有时到半夜。父母建议她舞蹈课停一停,小安却坚持认为自己会管理好时间,舞蹈课也是她学习的一部分,虽然跟成绩、申请大学关系不大。 舞蹈让这个女孩由内到外更加明媚、柔韧。 小安恋爱了 小安向父母公布恋爱消息的时候,是在中学5年级(高二)。孩子功课相对很紧张的阶段,对在国内接受所有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父母来说,“早恋”无疑是个大事件。 但爸爸的高明之处在于:我不喜欢你这么早交男朋友,但是我不说你不可以。也许爸爸很庆幸这场恋爱没有发生在14岁,当时他已相信自己16岁的女儿会把握好尺度。他的要求是即使在一个学校,也不应频繁见面约会,因为两个人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高中毕业后,两人各自去了自己心仪的大学预科读书,跨越城区的距离、一周一次的见面机会,反而让两颗年轻的心更加成熟和相互珍惜。临到学期结束各科开始考试的非常时段,两人会相约不见,偶尔有一次抵不住思念,又会相约一起准备功课备考。 男孩的父母非常喜欢小安,这个东方女孩身上的活力、积极进取的态度尤其让他们看重和欣赏。 去年的暑假小安特别忙,打了三份工,因为她和她的一位女同学计划好她们入读大学前去泰国、越南、中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旅行,而所有费用她与父母约好全部由自己负担。 除了平时攒的零花钱,打工成为最佳选择。她给一个儿童夏令营做助理教师,周末给孩子做家教,晚上给一家烘培店裱花,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假期下来她竟然挣到了非常可观的多刀。 现在她每周末还在教一个12岁的越南裔男孩法语,因为前几年做义工跟孩子打交道积累了不少经验,还算得心应手。但有一次顽皮的男孩实在把她惹急了,她严厉起来:“你不仅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在浪费我的时间,你还在浪费你父母的钱!”小老师的这几句话让男孩怔住了。 上学期小安还被推选为分管财务的学生会副主席,每周都有两天下午的课后时间在学生会开会,一直要到晚上7点才能回家,主要议题是讨论学生会各项活动经费的预算、筹集和拨付。 她能够一直对财务学习感兴趣离不开爸爸从小培养的理财意识:生活工作事无巨细均与财务相关;钱不论多少都可以花得科学合理、有价值;做不做财务规划,人生会大不同。 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小安会参加各种Party,也和朋友去过几次酒吧,在那儿喝点啤酒、聊聊天,但是小安告诉我她并不喜欢酒吧的氛围,太喧嚣吵闹。偶尔几次回来得很晚,但都会告诉家人,并让爸爸准时去接她。父母知道,只有让孩子在该经历的年龄去经历一些事,她才会知晓分寸,把握进退。 18岁,加拿大姑娘小安忙得停不下来,就像春天里百花尽情吐蕊开放、蜜蜂辛勤采蜜一样,趁好时节快意江湖,决不想辜负时光的大好馈赠。 杜峥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com/zzshxcf/5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素食养生素宝宝的最爱素妈妈食谱秘笈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