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农村,每当夏天来临,家家户户大都会种植一种散发着香味儿的植物,农村人种植这种植物,并不单单为了欣赏,而是在整个夏季里,还有这独特的实用作用。

村民邢大爷和往年一样,都会习惯性地在家门口种植一片,我们当地人称这种植物为香花子,顾名思义,就是这种植物闻起来很香,特别是把叶片揉碎了,香味儿更为浓郁,在家门口种植几棵,不但嫩绿嫩绿的叶片看起来很可爱,还具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呢。

特别是被蚊虫叮咬后,揪一片香花子揉搓至柔软,将汁液涂到患处,或者直接把叶片敷在患处,能起到很好的止痒消肿的作用,因此,香花子被农村人称为长在家门口的“医药包”,还是蛮贴切的。

在种植过程中,香花子是不怕采叶的,叶片采的越勤,植株长势越好,有经验的种植户,还会时常为香花子掐头,这样就可以发出更多的枝芽,就像种植菊花一样,每次掐头都是一次植株扩大势力范围的开始。

秋冬季节,香花子植株枯萎干燥,农村人往往把已经成熟的种子收集后,再将干枯的植株弄碎了,用布袋装起来,就是一个简易的香包,放在家里或者挂在身上,那种淡淡的香味儿,能有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香花子,为皖北和豫东这片区域对这种植物的统称,从外地来的朋友,对这种植物就有不少新鲜的叫法,比如九层塔、金不换、香草、香兰等,但它真正的书面名称叫罗勒,是一种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非洲、美洲及亚洲等热带地区,因此,罗勒比较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比较耐干旱,但不耐涝不耐寒,在当地农村,春末或夏初季节是种植罗勒的最佳季节,生长季节较长,能经历夏秋两个季节。

罗勒这种植物,也有个庞大的家族,比较常见就有甜罗勒、丁香罗勒、斑叶罗勒及绿罗勒等,其功能也各不相同,有的为中草药、有的为观赏植物、有的可以食用。

邢大爷家门口这片罗勒,除了留着自家用之外,他家的孩子们过来探望他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让孩子们带回去几棵种植,移栽罗勒也是个技术活儿,直接用铲子挖植株并不科学,在挖之前应该先为罗勒浇一遍透水,而后等上数个小时,再进行采挖,土壤就会变得比较松散,根部的土壤也不会轻易脱落,不容易伤到毛细根,这样在移栽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成活。

据邢大爷家孩子介绍,这香花子(罗勒)还是一种中草药呢,晒干的如今可卖15元/公斤,不过在咱这里,别说15元,就是元/公斤,也没人愿意卖,我的意思是,有些地方有大规模人工种植的,那样产量就比较高,而咱这里的香花子,也就是具有观赏和驱赶蚊虫的功能罢了。

对于中药材,罗勒具有活血解毒、疏风行气及化湿消食的功能,特别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蚊虫叮咬、皮肤瘙痒、跌打损伤、外感头痛及食胀气滞等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罗勒由于气温芳香,在国外,嫩叶常被用于饮食制作,如今也有很多人用罗勒叶片泡茶,具有健胃提神的功效,因此颇受现代人的喜爱。

小小一个植物,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大道理,对于这种会散发香味儿的香花子,在你们家乡有种植吗?在你们当地,又是怎么称呼和应用的呢?欢迎大家积极探讨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jbxx/1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