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大厨手笔
(美国的火鸡农场) 对火鸡,我有非常明确的好恶:他们活着的时候,是最可怖的动物之一。他们升华到餐桌,味道口感让我毫无兴趣。我知道无数的人对我的看法嗤之以鼻,比如我们家的其它那几位成员。他们爱火鸡,从生到熟。我们全家在这两种极端中享受火鸡大宴。 我不喜欢火鸡,但做火鸡,必是大手笔,每次做都力求创新与美味。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制作的火鸡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好吃,最近的这次绝对是登峰造极。 有时国人对西餐有偏见,觉得西方人吃得简单粗暴:大盘生菜、大块生肉。其实西餐想做好吃也不是那么简单。中国名菜梅菜扣肉要先煎、再煮、再切片拌料、再蒸,工序复杂,从选材到厨师的手艺要求都很高。做火鸡呢?想好吃也不能听信网上什么盐加胡椒烤熟这种误人子弟的制作方法。好吃的火鸡一定不要省工序哟! (秋日艳丽的色彩和丰盛的果实,让人觉得每天都是节日) 第一步:不可避免看菜谱 本大厨(此处清清嗓子,做官僚准备讲话状)谦虚地说不能算真正的大厨,虽然西红柿炒鸡蛋、焖扁豆,芹菜炒豆腐干,凉拌花生之类家常小菜能信手拈来,但脑子里没有装过真正的做菜程序。当然背菜谱不是那么必要。如今找菜谱只要手机上搜搜就立刻可以找到一大堆。希望科技发达以后,连谷歌搜索都可以免掉,弄个漂亮的小发卡戴在头上,我脑子里一想找个好吃又省事的火鸡菜谱,小发卡就轻声细语地说:根据主人你的性格和能力以及最近的口味,我推荐一下三种做法。(千万别像谷歌一样一下子给我种选择,那还不是跟添乱差不多。)然后告诉我所需准备时间长短、食料哪里有卖、最划算的购物地点方式。不希望实体店消失。逛店的感觉无法替代---烘焙部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冰激凌冰柜前眼花缭乱的诱惑、鲜花部永远芬芳烂漫的氛围任何屏幕电子器材都达不到真实的效果!我刷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飘悠到超市,在我喜欢的各种香气中乱逛上一阵,购物车里装上许许多多做火鸡不需要、而我认为很必须的吃喝用品,再把菜单上所需的东西买齐。回家之前最好先在咖啡店坐坐,喝点饮料歇歇脚、脑子里胡思乱想一番:比如家中每个房间的鲜花如何摆放、饭前开胃点和饭后甜点能否更加与众不同......文艺青年的本质啊!真正的大厨多半简洁明快:做什么菜、买什么食料,确定、执行。哪儿来这些漫无边际的瞎扯。对我来说看菜谱达不到看小说的境界,做大厨也到不了真正的大厨的水平,但前后加起来能够达到写小说的境界。哈! 第二步:按图索骥之采买 真正的大厨,采买不能加以他人之手,原料对烹饪来说太重要了。成品的质量,口味和原料息息相关。采买的过程,是烹制的预演,所有的过程都在脑子里过一遍。从走进超市开始就是心怀菜谱,放眼货架,必需买的和不必要的都买上,也许用得着呢。菜谱上说一份的东西都买两份,万一失败了还有第二梯队。而且呢,当你让老公买12磅的火鸡而他非要买20磅的时候,你还有足够的佐料来制作。采买的过程最轻松愉快,超市里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好吃的一律装进车里,让我的购物车迅速胀满。当老公求着你做好吃的时候,他就不会拦着你买乱七八糟的的零食了。这个时候一定要任性,想买啥就买啥,宠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宠自己。 (离我家不远有个小农场,蔬菜种类多样且新鲜) 火鸡肉本身干硬,很不容易入味,佐料腌制是重要的一步。我的美国同事、朋友都推荐过随便撒点盐和胡椒,扔进烤箱烤,切下肉来沾火鸡浓卤的做法。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好吃,但千万别信。那不是亚洲人容易、愿意接受的口味。制作火鸡一定要用足够的佐料,腌制足够长时间,让味道全部渗透进去才会好吃。这样做出来的火鸡,有没有卤都不重要了。我非常、十分、从来就不喜欢火鸡浓卤,做火鸡一定要让火鸡肉本身有味道,达到可以不用卤的目的。 说到调味品,以前在北京,每天吃的那几样炒菜基本上就是葱姜蒜,炖肉什么的加上花椒大料也就差不多了。记得羊肉串刚刚进入北京的时候,孜然的味道真真是来自天外。那时路边的羊肉串摊子上,操着新疆普通话或是模仿新疆普通话的小伙们,一撮辣椒面、一撮孜然粉,小扇子一扇,炭火的火苗窜上来,辣椒、孜然的味道一下子弥漫开来,直通心肺。孜然的味道火爆,一下子让北京城这个温文尔雅的地界换了个性。 在美国超市的调味品货架前,那种琳琅满目让我既大开眼界,又摸不着头脑。美国佐料品质之多,让我乍舌。天哪,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干绿叶子,橘红粉面,黑色小颗粒……眼睛不够使了。可是,可是,鼻子没有反应啊。那些花花绿绿的瓶瓶罐罐如同化学实验室里的药品,整齐规则地排列:按照香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里的顺序排列,严谨得一丝不苟。我看到它们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做饭,而是面对一道复杂而莫名其妙的公式,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关系到人类的什么重大使命似的。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以后,我才有勇气染指它们,慢慢熟悉起它们的味道和属性。自从那一道陌生的隔膜打破之后,我发现和这些瓶瓶罐罐还是很容易相处的。当然,大家相处的机会远远不如葱姜蒜多,也就是靠火鸡、牛排联系感情。 (美国的各色调味品,包装精美,做饭很有艺术范儿) 第三步:给火鸡泡个草本香料健康澡 调制香料是我喜欢的工序。各种干叶子、鲜叶子、颗粒、粉面、油汁混合在一起,形式上像科学实验,执行上像行为艺术。我有一个小小的香料园,香料园的名字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半米见方的一块地,种了几种香料。最初种了九层塔,没过两天就被兔子之流光顾了。只剩下迷迭香、鼠尾草、虾夷葱、薄荷之类味道冲鼻的草了。起初九层塔被吃掉的时候,我鍥而不舍,连续试了几年把九层塔种植在不同的地方,以防范小动物们。可是,聪明的小家伙们总是能由他们超灵敏的鼻子以及超灵活的身体引导,完成偷菜行动。我在与天斗与地斗与小动物斗、屡斗屡败的情况下,以放弃告终。可是,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冲鼻香草们却乐此不疲地年年卷土重来。每到秋天,金风吹过,香气沁人,大自然的宽厚丰腴在这几棵小草身上散发四野。而当我去采摘它们,虽然只是几支,也是香气满身。那种富足的收获感,被扎扎实实地灌注到火鸡身上,这样子烤出来的火鸡,绝对只是我家所有,别处全无。 给火鸡泡澡和给孩子洗澡类似,都得精心呵护,方方面面,边边角角都不能漏掉。泡上一段时间,给火鸡翻个身,让香料、汁液充分均匀。当然,对待火鸡也绝不能往婴儿那里联系。为什么你知道啦。还是那句话:要想吃好吃的火鸡,一定要精心加耐心哟。 (野生火鸡入侵我家后院) 第三点五步:改造菜谱 我认为、坚信:好大厨绝对不拘一格。现成的食谱是用来借鉴的,不能死教条的。我喜欢随时发挥创新。我绝对是好大厨。 出国的时候,我的箱子里除了几本英语书,中文的只有两本菜谱。那时对远方的展望只有"适应":学好英语才能适应新环境。做点好吃的才能适应文化沙漠的枯燥。其实国外的生活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中文的菜谱没有发挥多少用场,因为食料对不上。即便有同样的东西,比如黄瓜,但美国黄瓜和北京的黄瓜完全不是一回事,根本不能按照国内的方式做菜。到了什么地方还是要按照当地的方式生活,特别是吃的方面。不然,别扭的是胃,不是菜谱。 美国的菜谱是精确地科学实验。相比之下,国内菜谱上的"少许"、"适量"、"按自己口味"简直是小朋友过家家。可是美国菜谱科学虽然科学,但对我们在公制的教育下长大的人,简直就是天书!盎司、茶匙、华氏,完全没有概念,到底多少是多少,多热才能做熟?晕!而且本大厨在"少许"、"适量"的自由环境里发挥惯了,哪儿有耐心去左一个小勺、又一个小碗去量呢。再说,我出国的两个箱子里除了衣服被褥,只有一个小钢锅,一个小炒锅,一个饭盒,我拿什么去盎司盎司呢。还是手指头的一小把和掌心的一小撮更来得方便! 美国人家的厨房,做饭的架势摆得谱大。会做饭不会做饭的,厨房里家伙不是一般地多,而且是一套一套的:厨刀,由大到小,一下子十来把(没有一把比俺们的剁白菜的大刀好用);量勺,一串四五个(真可爱,被我当玩具看待的时间比使用的时候长);量杯呀,大的套小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质地,也是可爱多于实用。还有那些只有一种用途的厨房工具,比如把鸡蛋切成片儿的蛋片器,量意大利面的尺子,都像玩具一样好玩且可笑。不过,说正经的,做烘培的话,这些量器太重要了。烘培是科学的过程,各种原料的比例必须精确才能烤出好点心来。烤火鸡是科学,但在我这儿是以科学的精神当艺术玩了,科学成分当然要有,但艺术发挥必不可少。 按照美国厨房的标准,我的厨房缺少太多的工具和空间了。但从另一方面说,我的厨房用具以一当十。本大厨也一个顶俩,因地制宜。中国人的厨房,一双筷子可以夹、挑,剔,拨,和,戳,一把菜刀可以削、切、剁、刮、片……以此类推,任何工具都可以被挖掘出多种用途。比如,意大利通心粉的锅,用来给火鸡泡澡是再合适不过了。本大厨的手心里量出这个粉、那个面,随便揪上一些叶子、撒一些种子。再比如,如此大的锅冰箱里放不下,那就把阳台、后院当冰箱吧。怕动物偷吃,没关系,锅盖顶上加两块砖。如此严密的腌制,不管多么柴的火鸡也开始变得柔软细嫩。 (腌制好的火鸡,出浴以后) 第四步:美食出浴 火鸡泡澡至少也要24小时。出浴之后最好晾晾水汽,不然烤的时候水溻溻的。当然,也不能把水汽全部散掉,不然肉又干了。防止水汽全部跑掉的办法就是----抹黄油。火鸡与黄油,虽然来自于禽畜两大类,活着的时候没有交集,但到了上烤炉的时候绝对是天然绝配。黄油的油脂是滋润火鸡肉的最佳选择。有了黄油,火鸡不但肉好吃,而且皮肤紧致,色泽光亮。 吹嘘了半天大手笔,真正的大手笔还没有显露出来呢。这此的绝招是----培根。 呵呵,有人说了,培根算什么绝招。一般来说,一道菜里加了培根味道总会不错,基本上没有悬念地好吃。枫糖味道的培根和火鸡更是绝配。给火鸡做一件培根披风还是第一次尝试。前几次烤火鸡,都是调配不同的佐料,今年第一次看到使用培根和火鸡组合的菜谱,我一下子眼前一亮。在各种添加的味道中,添加培根几乎零失败,所以,必需尝试一把。 我在改造菜谱时,用了一些培根切碎,拌在填塞火鸡肚子的填料中。嗯,我前面提到过我不喜欢火鸡填料吗?是的,本大厨不喜欢火鸡填料,和火鸡卤一样地不喜欢。面对这么多不喜欢的东西,我还全力以赴地做火鸡大餐。(此处是不是该有掌声啊!)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武器:我用黄油和切碎的培根和在一起,在火鸡肚子的内堂上抹一圈,嗯哼,你想象一下,油脂融化,渗入填料,高温烘烤几个小时之后,会是怎样的味道呢?读到此处,想尝试我的烘烤方式的同学可以拿荧光笔划一下重点了。 但是,进行到下一步烘烤之前,让我来赞美一下我的助手吧。本大厨的助手是烤火鸡的最大赞助者以及最热情参与者。这个人热爱火鸡的程度如同烤炉,全部的热量都围绕着火鸡,拥抱着这丰满壮硕的美味。他就是抵抗12磅的诱惑而直奔20磅的火鸡而去的那个顽固男人。凭着他对火鸡的执著,他出人意外地巧夺天工,给火鸡编制了一条古朴大方的培根披风。因为这件披风,我的烤火鸡的颜值一下子又增添了N倍。所以你们在偷偷擦口水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是谁让你们如此没有定力的。 (披上培根披肩的火鸡是不是更加诱人) 第五步:烘烤 这一步考验的不是技术含量,而是耐心。前面要耐心等待,后面要耐心操作:刷油,拿锡箔纸做小帐篷,给火鸡避热,再刷油。这是火鸡外焦里嫩的关键。而最最关键的却是千万不要把口水流到火鸡上。这时,来杯好咖啡、好茶,爱喝酒的来杯小酒,熟肉奶酪搞个冷拼,坚果果脯也来一拼,另外水果色拉,蔬菜色拉都摆上,再放点轻松的音乐,边吃边喝边放松,同时刷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hxcf/12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日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