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证考试新景点导游词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

景点概况(1分30秒)

1、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

2、景区形状及地位

大家好,欢迎来到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整个公园北依秦淮河,南有雨花台,东侧,西接雨花路,占地面积约亩。从空中鸟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就像一个巨型的印章盖在江南大地上,这也是设计的初衷:这是一方“圣迹印章”。

历史上,这里是南京古长干里。公元前年,越王勾践在此修筑“越城”,是南京最早城址,这里是古都金陵的摇篮。三国时期,江南最早的佛寺——建初寺诞生于此。从此佛教文化绵延千年,根深叶茂。六朝时,这里是长干寺;宋代,为天禧寺;明代朱棣皇帝下令,建造著名的大报恩寺。

这里汇集了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的: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玄奘顶骨舍利,四份舍利汇于一处,在世界佛教道场上有非常殊胜的位置。

遗址保护,文化传承,历史叠加,大报恩寺文化底蕴深厚,报恩资源丰富,佛教地位殊胜。可以说,一千多年,佛寺屡毁屡建,佛缘屡废屡兴,佛脉延续不断。

今天,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中轴遗址区(1分30秒)

1、圣地广场、香水河桥遗址及两侧碑亭

2、主门厅(御道遗址、天王殿遗址)

3、大殿及月台遗址

4、观音殿及法堂遗址

首先到达的是圣地广场。“大报恩圣地”石碑,碑文由南京著名书法家孙晓云所题。

因为朱棣要求大报恩寺工程要“高壮坚丽,度越前代”,并准许“准宫阙规制”。所以当年大报恩寺是按照皇家建筑规制建设的,有跟皇家宫殿相对应的御道、香水河及香水河桥。

这座拱形桥面就是多年前的明代香水河桥,桥下是青石铺筑的主道。

左右两侧两座碑亭,南碑永乐碑,碑文由朱棣撰写,说明了他建造大报恩寺的设想,目的是为了报“父母大恩”。北碑宣德碑,由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所立,目的是向太祖、成祖和仁宗三位先帝告成,歌颂功德。

走进主门厅,抬头可见大报恩塔,低头看到的是天王殿的遗址。这是大报恩圣地的中轴线,也是古代大报恩寺的中轴线。据记载,明代大报恩寺规模宏大,总体上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沿中轴线依次设置金刚殿(山门)—香水河桥—天王殿—大殿—琉璃塔—观音殿—法堂等主要建筑。南区主要设置了藏经殿、三藏殿、旃檀林、方丈等4组配套建筑。

主门厅两侧墙壁的琉璃画,呈现的是南京佛教史上重要事件、人物。

北馆核心区(2分钟)

1、长干佛脉、千年对望展示区

2、水工遗址

3、琉璃官窑及琉璃拱门

4、地宫文物区(石函、铁函、金棺银椁、阿育王塔等)

现在看到的是长干佛脉,展现了古长干里和大报恩寺的盛景。正中浮岛上,呈现了大报恩寺古建筑群模型。大报恩寺和南京佛教的传奇故事,一幕幕向我们展开。

在“千年对望”的时空长廊,两旁共八根琉璃立柱,寓意佛主八相成道;步道上有七朵莲花,寓意七步生莲的故事。长廊尽头是玄奘法师与佛陀的对望。玄奘大师在世与佛陀涅槃相隔约一千年,玄奘顶骨舍利与佛陀顶骨舍利共同瘗藏于长干寺地宫也约一千年。可谓千年对望,殊胜因缘。

窗内窗外的水工设施是明代大报恩寺的排水渠道,水通过暗渠排往秦淮河,可见当年的设计非常完备科学。

大报恩寺琉璃塔被誉为中世纪奇观,这些构件由琉璃官窑烧制。琉璃制作工艺十分困难,很难烧出原样,朱棣就命人烧造了备份。当年大报恩塔烧制有三套构件,一套置于塔上,另外两套在哪里,现在仍然是个迷。

琉璃构件精美绝伦,大家请看复原的琉璃门券。

门上有很多动物,是藏传佛教艺术特有的造型,这些动物为六类,叫“六拏具”。分别是大鹏金翅鸟、龙子、龙女、飞羊、狮子和白象。

穿过琉璃拱门,我们去朝圣圣物。8年在宋代长干寺地宫中发掘出的石函。石函呈方柱状,里面还有铁函,铁函里有七宝鎏金阿育王塔。

高台上就是出土的圣物——七宝鎏金阿育王塔。塔高1.17米,以檀香木作为骨架,外表为银皮,通体鎏金。塔中安放了金棺银椁和各种圣物。

年6月12日,在海内外高僧大德的见证下,从金棺银椁中请出了佛教圣物:佛顶骨舍利、诸圣舍利和感应舍利。

北馆佛教文化区(1分钟)

1、江南首寺

2、莲池海会

3、康熙南巡图、地刻古地图

4、南朝四百八十寺

5、舍利佛光

东吴时期,康僧会求得感应舍利,孙权下令建造建初寺,江南佛教随之兴盛起来。

眼前的场景是“莲池海会”。描绘的是诸佛相会的美好净土世界。正中是阿弥陀佛,背后汇集了南京历代开宗立派和译经传教的高僧大德。反映了南京在中国古代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朝时期,建康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形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空前盛况。

前方的地刻古地图和《康熙南巡图》,分别描绘了明清时期南京城内寺庙云集的景象,南巡图中最上方就是当年的大报恩寺琉璃塔。

舍利佛光展区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整个展区光辉璀璨,寓意佛光普照。厅内设有盏灯,寓意“八万四千法门”。大厅中央是佛陀涅槃所在的娑罗双树,正中静卧着涅槃佛。展厅内幻化的七色光芒,暗合历史上舍利七次放光的记载。

北区遗址(1分钟)

北画廊遗址、历代土层遗址、伽蓝殿及宋代砖遗址

走过当年的北画廊,我们能看见历代土层遗址。明代大报恩寺的北院墙,墙下叠加的道路,专家认为是宋代秦淮河边上的主干道,总宽度近12米,两侧还有排水沟,说明宋代时此处已经非常繁华。

前方出现的是伽蓝殿遗址,伽蓝殿融合了护法与报恩两大主题于一体。“伽蓝”意为寺庙。伽蓝殿原先正中供奉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称伽蓝三尊。现在遗址一侧还有马皇后、碽妃二人的雕像。民间传说大报恩寺的大殿是“碽妃殿”,朱棣供奉母亲,可见其孝心之诚。因此伽蓝三尊不光护持佛陀,也护持朱棣生母。

报恩塔(1分30秒)

古塔、地宫遗址、新塔及建造特点

历史上的大报恩琉璃塔建于年,为明成祖朱棣敕建。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沿用了宋代长干塔地宫。塔高78米,通体琉璃,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西方人誉为“南京瓷塔”。19世纪中叶,大报恩寺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在古塔消失多年之后,为保护千年地宫,大报恩塔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土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型”的新地宫,在原有地宫遗址上安放七宝阿育王塔,安奉舍利。

塔基上方再造轻质九层塔,有四重传承与创新:一是形态传承与创新,不是复建而是再造,但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古塔近似;二是材料传承与创新,古塔用琉璃,新塔用艺术玻璃工艺与通过手工雕刻、上釉、烧制和合片,呈现琉光塔影;三是结构传承与创新,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漫菩提,通过逐层收分,塔顶重构,达到新塔古韵;四是功能传承与创新,既保护千年地宫又传承历史记忆。

新建的大报恩塔传承记忆、匠心独创,塔高93.米,以现代工艺成就新塔,成为南京新的地标建筑。

南馆区(1分30秒)

报恩体验区、南画廊、经藏如海展区

参观完大报恩寺新塔,我们就来到了当年的南画廊区和藏经处。

当年大报恩寺的南北画廊多达间,《金陵琐事》中记载,大报恩寺画廊壮丽甲天下,堪称一绝。

从康僧会求舍利弘法建康,南京已有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历朝历代的译经大师们在南京翻译了百部千卷的佛教经典,使南京成为了中国重要的译经中心。

经藏如海展区,向大家展示了集经、取经、译经、刻经、印经、藏经等内容。

南京不仅是译经、讲经中心,还是名扬中外的刻经中心。

清末杨仁山居士开创金陵刻经处,是我国第一家融经籍收藏、雕刻、印刷、流通和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对中国的佛学研究和佛教教育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参观完大报恩寺,请您从现在开始,用报答恩情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工作,感念朋友、师长、家人的恩情,共同沐浴佛祖的庇佑,感受大报恩文化。报父母恩、众生恩,报国土恩、三宝恩。“为报恩而来,得大愿而归”。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讲解结束了。谢谢大家。

(顾问整理,仅供参考)

(圣地广场)

(香水河桥、御碑)

(主门厅)

(长干佛脉)

(千年对望)

(琉璃官窑)

(琉璃拱门)

(石函、金棺银椁)

(阿育王塔)

(江南首寺)

(莲池海会)

(南朝四百八十寺)

(舍利佛光)

(伽蓝殿遗址)

(宋代道路)

(新塔塔基)

(报恩新塔)

(经藏如海)

——以上图片按照大纲要求排列,供参考。

谢谢您的打赏

谢谢打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文案编辑
网络客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xzjb/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