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吃素祛寒湿喝粥加种子,让身
素食街 ID:streetveg 很潮很健康分享素生活知识和乐趣 点击进入纯素商城 今天雨水...滴答 是农民伯伯最喜欢的节气, 生活有点雨不错, 画面徒增一丝清新、一丝浪漫.... 本文也温馨提醒大家: 1.预防“倒春寒”2.健脾祛湿多喝粥 除了汪星人给我们“撑伞” 点开音乐 边听边看文章更有感觉哦(虽然可能听不懂,哈) 19February二月十九日 雨水:吃素祛湿寒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出:“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后,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但冷空气在减弱的过程中仍与暖空气频繁较量,所以此时还要注意保暖,防倒春寒。养生要记住:宜食粥多补水,吃素祛寒湿,早起晚睡觉,让身体生机勃勃。 雨水的雨的古字,上面的一横象征天;横下面是个穹隆象形,象征云气升腾;说明“无云不成雨”。风流云散,别而为雨,由此,穹隆下有四行雨点,每行三点。 这个象意,四是四方,四维;三是雨露滋润,天地气和而成甘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在的简体,穹隆变成三,雨点变成四,把意思颠倒了。 春养肝 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春季属木,肝属木。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好好调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季也是肝病易发和复发的时节,所以,一定要注意对肝脏的养护。 宜食粥多补水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香甜可口,补脾养胃,去湿利水。薏米红枣粥能够健脾胃、消水肿、补血养身。茯苓粥能够利水渗温、安神养心。山药红枣粥能够益气补血,保肝健脾,对高血压、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天干物燥,会出现嘴唇干裂、口舌干燥等现象,此时应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吃素祛湿寒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雨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脾胃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方法便是食疗——多食甘。 初春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际,雨水时节应多食甘,以养脾脏。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食物。少食酸味,比如西红柿、柠檬等。少食油腻生冷之物,以免阳气外泄,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 风湿患者可点艾草祛湿保暖。中医认为,春天雨水增加,风气很重。这个季节,风湿病容易发作,家有风湿病患者的,可以经常点燃艾草。因为艾草性温燥,芳香而辟秽,可以祛湿。此外,也可以点艾灸熏足三里等穴位,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经常用艾条熏三阴交、阴陵泉、涌泉等穴位,可以健脾祛湿,温阳利水。从现代观点来说,春天细菌繁殖很快,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雾能杀灭很多种类的细菌。 时令蔬菜:春笋 北宋僧人赞宁所著《筍谱》,讲解了九十多种不同产地品种的筍,这个“筍”字就是笋,只是今人多用笋字。《齐民要术》的种竹篇又提及:“二月,食淡竹;四月、五月,食苦竹筍。”食笋的重要时节便是春冬两季的笋,谓之春笋、冬笋,至于夏之鞭笋品质则相去甚多。 春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春天的“菜王”。是最佳天然绿色食品,传统的森林蔬菜,还被列为素食第一品的“山八珍”之一,名符其实。不单中国,在日本、加拿大和韩国更是被认为“餐餐必备,天天必食”的蔬菜。 三杯春笋 材料:春笋克、九层塔1枝、红葱头5个、朝天椒2个、姜2片、生抽、冰糖、米酒适量 做法: 1.红葱头剥皮、去根,切小块;姜切片、朝天椒切成斜片;九层塔洗净,取叶片待用。 2.春笋去壳,切成滚刀块。 3.锅置火上适量油烧至7成热,放入笋块炸至笋块表面微微收缩捞出。 4.另起锅,注入香油烧至5成热,放入红葱头、姜片、朝天椒爆香。 5.放入笋块,加入生抽、冰糖翻炒片刻。 6.锅中调入米酒,大火烧至汤汁渐浓。 7.撒入九层塔翻炒至叶片变软即可。 宜多食种子 春天的原则:就是多吃种子,少吃衍生物。能够留到春天的粮食都是种子。五谷主生发,它们都是种子。比如小米,把小米种在地里,它就可以长出一堆的小米来,生发之力非常旺盛。而牛奶就属于衍生物,把牛奶种在地里,就什么也长不出来。 防倒春寒 雨水节气之所以容易出现倒春寒,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很多人以为预防倒春寒就是“春捂”,其实“春捂”要“捂”的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 春捂的主要意思是,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一直捂着厚厚的棉衣,以防捂过头上火。具体的春捂原则是,要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此外,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春捂要让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晚睡早起 春天后,很多人都有春困的情况,雨水后应少睡多运动。《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就是说,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延长,黑夜慢慢缩短,阳气渐长,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晚睡并非熬夜,不能走极端,一般来说,晚11时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入睡时间。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雾气大,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 因为雨水很多,最好不要晨练。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外出踏青、赏花放歌,登高望远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地上升,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更有助于疏肝解郁、保持畅快的心情。 ---完--- 素食女神「陶虹」竟然办大学? 我们一起,再上一次大学! 一所伴随生命成长的大学--陶虹 是时候为我们自己的生命做点什么了! 点击看详情,火热报名 阅读原文进入素食街福利价 如果你有才、有料、有资源,加入我们吧? 一起传播健康环保有爱的素食文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fumu.com/zzsylzy/2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日尝虾的第N1种吃法,你肯定没试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