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物种日志九层塔一盘鲜薄壳里的绝
一盘鲜薄壳里的绝味杀 文 顾容子舒 不知为什么,总能隐约听到叫卖声从长长的巷子一头传过来,让我忘记此刻身在嘈杂的城市,恍如梦中。 那声音咂着古汉音,弥荡村子,特别好听。 印象最深的是每当下午,“换麦生糖——”的叫卖声会准时传来,引得小孩子蜂拥而至。 到了夏天,另一种叫卖声“鲜——薄壳”开始响彻大街小巷。 叫卖的生意人必定是个男子,中气十足,“鲜”字必定被拉得很长,“壳”字又必定戛然停顿,抑扬顿挫像古老的诗歌流进柴米油盐的日子。 现在想来多么令人怀念,可我再也没有听到过那样的叫卖声了。 “鲜——薄壳”,听到这种声音口水就要流出来,那真是能够触动灵魂的味道,与舌尖相遇的刹那,久久萦绕,慢慢地终于升华为对美食的自觉追求,尝过一次便无法忘怀。 成就薄壳致味的奥秘在于其本身肉嫩味鲜外,还源于薄壳的不二搭配,被称作“国王的香药草”的植物——九层塔。 中文学名:罗勒 拉丁名:Ocimumbasilicum 潮州称:九层塔、金不换、鱼生菜 薄壳学名寻氏肌蛤(Musculusseilhousei),为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东南部特有海产品,在当地人看来,一盘炒制的薄壳里没有九层塔,犹如人失去了灵魂,怎么吃都不会对味。 提到九层塔,很容易联想到其层层叠叠的外观,潮州亦称金不换,西餐中则名罗勒。 罗勒原产地于印度、西亚等地,罗勒为印度语的译音。印度人视其为神圣的香草,是天神赐给人类的恩典,在法庭上发誓的时候必须以它为誓。在那里罗勒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性”,栽种于神庙和自家房屋周围,供奉神祗。 罗勒有着繁多的品种,细究起来,九层塔是其品种之一,但不能将罗勒等同于九层塔。因此台湾作家刘克襄说:“九层塔即一般俗称的罗勒,或可称罗勒之一种。” 九层塔在潮州的乡下随处可见,我长于斯,对九层塔再熟悉不过,它常以盆栽的形式生长在住户家门口,开着白色的花,风起了,附和地摇上一摇。 它身怀异香,却不似九里香、黄皮花那样外露,香飘十里,平常你是闻不着的,只有凑近去才能察觉到它那种让人舒服的香味。 经过别人家门口,倘或种了九层塔,我总不免要摘下一片叶子,贴在鼻子上用力地闻。 作为全国最大的薄壳产地,我们潮汕人盛行吃薄壳,腌制、煮汤、盐焖,有各种吃法,但最有特色的还是九层塔炒薄壳。 美食家蔡澜先生对炒薄壳曾有描述:“买了薄壳,妈妈到杂货店去,要了一些酸菜汁,店里的人从酸菜缸中掏出一包送之,又买了金不换(九层塔或罗勒),和大蒜泥及辣椒丝一块炒,才入味。” 薄壳讲究快炒,带壳旺火翻炒几下,加姜、葱、辣椒等,并倒入适量鱼露,至壳微开裂放九层塔,出香起锅。 动作必须迅速,同时不能用盐,否则口感要打折扣。当然,如果去掉了壳,吃起来也没那么过瘾的。 和蔡澜先生不同的是,我们用不着买九层塔,每当“鲜——薄壳”浑厚的男中音传来的时候,我妈会叫我去折九层塔,家里没种,就瞄准哪户人家不在,顺手采摘。我总贪多,连枝带叶折一大把,才甘心奔跑回来。 体会了九层塔调味、去腥、添香的好处,炒螺丝这样的事情也习惯放上九层塔。其貌不扬的植物,似有百搭的神奇,钻进寻常人家的生活里,直教人离不开。 大概越珍贵的东西,看起来越平淡无奇吧。 就好比那记忆里的叫卖声,年少时听来稀疏平常,如果此时听到,保不住要心里咯噔一下,落下眼泪的。 就好比这九层塔炒薄壳的滋味,当许久不曾尝到,便害起馋病,心心念念。 “鲜——薄壳”,一辆电动自行车(潮州话叫什么来着?)从我耳边呼啸过去。 作者:顾容子舒(默不沉鹅) 爱生活,爱潮州,爱护潮州自然环境! 长按识别下方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engtaa.com/zzsjbxx/3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8种可以不断再生或在家种植的蔬菜以后
- 下一篇文章: 15个月婴儿摔伤昏迷鼻出血,应急广